活在真正的恩典中
黄迺毓
沙漠裡有個水井,水主人提供井水給當地所有需要水的人,而且慷慨的說:「需要多少,就取多少。」水主人的兒子也遵守父親的交託,無限制的供水給需要的人。當父子倆必須外出時,將供水的任務交給僕人,僕人一開始也遵守主人的交代,但是過一段時間,他開始不滿,有人不知感恩,他就不給水,漸漸的,條件越來越多,能喝到水的人就越少,大家怨聲載道,幸好水主人的兒子回來了,又將水供應給需要的人,並勸誡僕人:「白白得來,就要白白捨去。」
對於曾經度過嚴重缺水日子的人來說,這個故事最能感同身受。水是生命所需,沒有足夠的水,生存和生活都會很艱苦。水主人願意和所有的人分享他的水,這些人到底配不配呢?如果我是水主人,我大概會替天行道,首先,我會將這些要水的人分類,按著他們平日表現,决定他該得多少水,表現好的多得點水,日子可以過得好些,表現差的,我也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,讓他過比較缺乏的日子,這樣才公平,嗯,就是這樣,這個社會總是要有公義嘛!
其次,我會訂一些條規,如果表現好的退步了,我就要扣分,扣到他降到下一類的人群中,他就領不到那麼充裕的水,呵呵,為了過好日子,這些好人都得努力維持好表現才行。至於那些本來不怎麼樣的人呢,如果他力争上游,我也會用水來嘉獎他,別人看到他的用水量增加了,會羡慕得流口水,也會争相仿效,我就達到控制他們的目的了。
當然,如果我的主人一直都沒回來,那些人開始懷疑我的作法的公平性,我就會告訴他們,是水主人告訴我這麼做的,反正大家也搞不清楚,尤其長期缺水,每天光是為水操心就盤據了他們大部分的心思,應該不會有人頭腦清醒的記得水主人當初是如何安排的。到那時,我擁有的何只是水井啊,我可以開一家水公司了。
是的,水代表的是恩典,恩典是白白得來的,不是憑任何條件,所以也沒有配不配的問題。水主人願意給就給,而且他有求必應,只看需要,不看條件。人都活在恩典中,或許他一輩子都不知道,只是安心的享用,過著平安的日子。這樣的人一旦遇到惡僕人,會很容易被刁難,因為他自己也搞不清楚水主人的供水原則是什麼,所以我們看到神棍專對此等人下手,他們會說,你家不平安,是因為犯太歲,而且要拜神明,多燒紙錢才會得到保佑。總之,你要努力做一些討好的事才會得到你本來就該得到的平安。
可是,有保件的「恩典」真是像個無底深坑啊,你越將資源投入,卻越撈不到,因為,它真正要的不是你的好行為或捐獻,而是你寶貴的靈魂。惡僕代表的勢力就是毫無憐恤的交换,區區你我跟他打交道鐵是輸定了。上帝無保件的給我們恩典,乃是出於憐恤,我們對別人也應如此行,聖經上說:「憐恤人的有福了,因為他們必蒙憐恤。」寬大為懷的人上帝必親自報答他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