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有多大,世界就有多大
文/陳太乙(資深法文譯者)
每個人類生命從呱呱墜地一啼,就正式成為世界的一分子,無時無刻不受到這世界中其他人事物的影響:空氣陽光水、食衣住行育樂、親友同事陌生人……所謂成長,似乎就是在與這個世界互動的過程中積累經驗、感受、心境,並在發展自我的同時,一點一滴地建構屬於自己的內心世界。這個珍貴的內心世界或許是祕密花園,是靈魂的避風港,是夢想的天堂,卻也有可能像本書小人兒的內心,成了囤積情緒的垃圾場,築起了隔絕外在世界的高牆。
初次閱讀時,我的第一個感動來自於這部作品的誠實。作者不遮掩也不批判,直接讓我們聽到小人兒的負面心聲。現實中,世界真的不是處處美好,人也不會永遠快樂,總有鬧彆扭或鑽牛角尖的時刻,而且不一定有理由。遇上倒楣事難道也要笑口常開?討厭就是討厭,為什麼一定要想辦法喜歡?叨念生氣沒有錯,總比壓抑虛偽來得好。然而,當各種不滿的情緒堵住了所有出口,還不斷持續上漲,甚至滿溢出來,演變成「抱怨」,全面否定一切,世界會怎麼樣,你又會怎麼樣呢?
惱人的外在世界如你所願消失,你的內心世界終將一起不見。
書本中段,六面跨頁的藍色漸層變化精準地呈現小人兒的內心轉折,愈來愈深的大片藍底,帶讀者與小人兒一起沉入虛無,感到無助,隨之驚慌。這幾幅圖像的處理,如詩一般富有哲理卻又簡單得一目瞭然,充分發揮了繪本的優勢和藝術性,溫和但有力地支撐小人兒獲得救贖的渴望。
「想要世界,就說出它的名字!」
從一粒星光開始,到旭日升起,雖然作者說明這個故事的靈感源自北美的印地安習俗,但我無法不聯想到《聖經》創世紀:「神說:『要有光』,就有了光。神看光是好的,就把光暗分開了。神稱光為『晝』,稱暗為『夜』。有晚上,有早晨,這是頭一日。」
翻開下一頁,幽暗的深藍驟然轉為暖暖金黃,小人兒一一喊出萬物的名字,世界重新出現。如此,小人兒也尋回了他的內心世界,學會欣賞他居住的那個橘橘藍藍黃黃綠綠—七彩繽紛的社區。讀到這裡,你是不是也漸漸體會到創造了天地、海洋、植物與飛鳥之後,「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。」的心情呢?
正如揉合了可愛、優美及詩意的畫風,這部作品的文字亦是童趣、古怪與靈性的交集,並列各式各樣的名詞,彷彿想到什麼說什麼,三三兩兩地形成特殊的節奏感,其實很適合當成Rap大聲念唱。律動,敲擊,另創一個生機蓬勃的聲響世界,也許沒有邏輯,沒有大道理,卻是真真切切的存在。
原來,說出萬事萬物的名字,就是在向世界打招呼,是溝通內在與外在的鑰匙。所以,當你覺得與世界格格不入,在墮入黑暗,茫然無措的時候,就呼喚第一個閃過腦中的名字吧!用它打開一道縫,推開一扇窗,敞開心門,你會發現﹕
「你的心有多大,世界就有多大。」